第18章 清闲乐_南朝不殆录
笔趣阁 > 南朝不殆录 > 第18章 清闲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章 清闲乐

  就这样行了月余,在冼姨派出的向导指引下,翻过了云雾山、天露山、珠还山,笼罩着神秘面纱的南越地界映入眼帘。

  沿途所见,皆是断发纹身,穿着木屐或是光脚之人,多聚邑结寨散居于山川要塞、深林丛竹之中,溪涧冲谷之间。

  偶尔有表情凶恶之徒蠢蠢欲动,但是只要向导亮出冼姨的名号,凶徒就立刻作鸟兽散。甚至有的立刻改容相向,献上土产供奉,态度转变之快,看得众人啧啧称奇。

  抵达高凉,众人见过太守冯宝,只见他年纪颇长,比冼姨大了十五有余,已是年近五旬,举止稳重有度,和侯胜北心目中的受气包窝囊废的形象大不一样。

  冯宝看冼姨的眼神不像夫君看妻子,倒似老父亲看着长不大的调皮女儿,温和怜爱带着些许无可奈何。而侯敦、侯秘和冯仆三个小孩见面,自有一番热闹。

  休息一日,洗去旅途风尘之后,冼姨便带着众人游山玩水。

  高凉郡东、西、北三面群山环抱,南面是大海。

  放眼望去,群山连绵不绝。猛然转身再看,却是碧海晴空,一望无际。

  众人都不曾见过海,一幅广阔无垠的蓝色画卷骤然展开眼前,纯白海鸥悠闲飞越其间。

  阳光之下,海面如同无数宝石熠熠生辉,与天际连成一线,众人一时间都被这壮观景色震惊了。

  几个小孩哪里还忍得住,欢呼一声便要下海玩耍。侯胜北也忍不住跳进水里一阵扑腾,大海与河流不同,暗流涌动间,他很是吃了几口咸水。

  浪花轻拍沙滩,轻柔而悠扬,萧妙淽本来只想在海边走走,眺望远方,享受宁静祥和。却被侯胜北等人打水仗溅了一身水,海浪湿了衣裙,紧贴着勾勒出了玲珑身段。

  气得她狠狠瞪了侯胜北几眼,一时间不想和他说话。

  可是侯胜北死乞白赖地凑了过来,身上沾满海沙,头顶一簇黄绿海藻。见萧妙淽不搭理他,侯胜北在沙滩上躺成一个大字,手脚胡乱滑动间,竟是画出一个展开双翅的蝴蝶模样。

  无意间有此效果,启发了他的灵感。于是手印、比心乃至百鸟朝凤、小鸡吃米,沙滩上留下了侯胜北摸爬滚打的种种痕迹。

  最后当他把自己下半身埋在沙里及腰,堆砌出鱼尾形状,搔首弄姿摆出人鱼妖娆模样,萧妙淽终于忍俊不禁,嫣然一笑。

  ……

  适逢七夕节乞巧,冼姨准备了彩纸、通草、线绳等材料,编成各种奇巧好看的小玩艺,逗得几个小孩拍手叫好。

  又提前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,用水浸泡使之发芽。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,用来拜神,称为拜仙禾或拜神菜。

  晚上则是焚香点烛,对着星空跪拜,称为“迎仙”。拜仙之后,将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七孔针,趁着月光连续穿针引线,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,称为“得巧”。

  萧妙淽本无心这些游艺,挡不住冼姨劝说,勉力为之一二。

  想到自己彼时少女心思,曾经也是天真烂漫,每逢七夕都要乞巧玩耍。

  父皇为此还做了一首《七夕穿针欹疑诗》:怜从帐里出,想见夜窗开。针欹疑月暗,缕散恨风来。

  萧妙淽想到此处,心中伤疼再次泛起,再也承受不住,匆匆告辞回房歇息。

  次日起身推开门,却见侯胜北蹲在院中,拿个脸盆在接露水,已是接了一小盆。

  他见了萧妙淽,笑道:“据说这露水乃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所化,抹在眼上和手上,可使人眼明手快哩。”

  侯胜北指着一旁堆成一堆的鲜花,说道:”泡了一盆七色花水。米兰花、玉兰花、香花草、茉莉花、玫瑰花、康乃馨、大红花,七种我都摘好了。淽姊你拿来梳洗,能去晦气保平安呢。”

  “无聊,谁要去晦气了。”

  嘴上这么说,拂不过他一番心意,萧妙淽还是取了几滴洒在脸上手上。

  她有些分不清对侯胜北的感觉,一开始只是为了找个安身之所,每日完成伴读任务而已。

  侯胜北和幼弟萧大圜年纪相若。当初小弟启蒙,就是自己教授的《千字文》。再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,历历往事涌上心头,萧妙淽不禁百感交集,恍若隔世。

  建康一日大雪,众子孙入朝觐见,祖父作诗咏雪,二兄萧大心和四兄萧大临同年,都是十岁即能属文,自己更是垂髫幼女,少不经事。祖父命二童各和一首,援笔立成。(注3)

  这般盛况,已如风卷流云化缕烟。当年在场的祖父兄弟,大多成了黄泉之下不归人。

  只有小弟在台城陷落前,父皇将他托咐给七叔湘东王萧绎,剪下头发与指甲寄了过去,意示骨肉血亲,望多看顾。(注4)

  希望他逃去江陵,能脱得性命罢。

  至于眼前此人,自己虽把他当作小弟看待,然而跳脱活泼之处,远胜宫廷出身循规蹈矩的幼弟,渐渐地感染影响起自己的情绪。

  唉,我自心如死灰,且由他去。

  ……

  游山玩水几日,又见街上热闹非凡,一群群人挑着担子,堵得太守府门前水泄不通。

  冼姨下令大开府门,所有人把担子全部集中,放到后花园里,不要堆在府衙前堂,阻碍了政务。

  众人欢喜答应,吆喝着把担子挑进了太守府。

  侯胜北不解,难道是收租吗?怎么这些人交个租子也如此开心。

  “冼姨,这是作甚?”

  “做担。”

  “啥?”

  “就是你冼姨我三十有一,按规矩收礼的日子。”

  冼姨有点不耐烦:“本来自家人送送也就罢了,这一个个的都来凑热闹。人人都送三担,我哪里用得了这许多。”

  听冼姨解释才知道,高凉郡的风俗,三十一岁要收取三条担子的礼物,称为”做担”。

  一条寓意金银满屋。一条寓意生活甜蜜。还有一条寓意子孙满堂。

  “这煎堆炸得金黄,像金饼能理解。点红印馒头甜甜的也好懂。为什么放一对酒壶,就意味着子孙满堂呢?”

  侯胜北不解地问道。

  冼姨瞪着他,恶狠狠道:“小北你变坏了。”

  “我怎么就变坏了?”

  “你往自己裤裆里看看,长得像不像个酒壶?”

  “啊?”

  接到堆成小山一般的担子,冯宝和冼姨安排人手,将煎堆、糖分装好,挨家挨户地分发。这又是几个小孩极为高兴,乐此不疲之事。

  此行玩得开心尽兴,和冼姨相约年后再聚,共度上巳佳节。

  ……

  数十年后,每当侯胜北回首往事,回忆起自己人生中最为快乐清闲的日子,总是会浮现承圣二年、三年这两年的时光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h244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sh244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